他们只会跟着囤,但却完全沉不住气。
时间一晃便过去了半个月,这时黄河两岸已经出现了为数众多的流民,这些最穷苦的流民是第一批受灾而且第一批吃光粮食的人,不得已便开始往南方逃难。
他们第一站自然是淮北地区,但淮北自己也遭灾了,根本无法容纳更多的人了,这时小王爷现身了,他开始按照之前就跟夏林规划好的布局,一路沿途布置粥铺、粮站,在保障最低的饮食标准下一路再把这些流民往南方引导。
这人就是这样,有一口吃的哪怕只是一小口,就没人会去吃人。虽然这二十余万人灾民浩浩荡荡,但不管怎样沿途每日一早一晚能吃上两碗芋头粥,这就已经是皇恩浩荡、苍天保佑了。
而这边第一批遭灾的人正在迁徙,那头后续遭灾或者遭灾不那么严重的百姓则只能每日看着恐怖的粮价欲哭无泪。
如今洛阳粮价已经涨到了一两银子一百四十斤,这可是没有经过加工的粮食价格,去掉外壳再晒干之后,能剩下一百斤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而就算是这样,粮商们还是没有打算给当地的百姓留下活路,他们凑在一起聚会时那叫一个畅爽开怀,无一不是冲着高相大唱赞歌。
时间进入到了中秋之后的第一个节气,寒露。气温骤降,蝗灾的确是平息了,但沿途的损失却已经无法补回了。
半个月过去了,粮食的成本价格基本已经稳定,大约固定在了一两银子三百斤,这些粮商已经是夏林口中吸饱水的海绵,所有的热钱都投在了里头变成了如山的粮食堆积在仓库之中。
149、商战也是战!
而这对他们来说只是个开始,还有明年一年时间,这些粮食就会像是趴在大魏身上的无数条蚂蟥,会持续吸血一直到后年的新粮上市。
至于这段时间里会饿死多少人,跟他们有什么关系?那些饿死的都是买不起粮的垃圾,在他们的眼里甚至都不算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