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样的情况,王言基本不会搭理,不会用人命去填。只是调动一些部队包围,有人救援更好,没人救援就困着。
根本不用很长时间,三五天军心动荡,十来天内部骚乱,不到十五天就有人拿着将领的人头出来投降了。
打了半年多,还没有出现坚守的月余,粮食断绝,开始吃人的事情发生。
也是一边打,一边吸收高句丽降卒,在后边顺便修修路搞搞建设,或者是拉出去当敢死队跟他们自己人血拼。
当然王言对待俘虏也是很宽厚的,他派了大量的人去到战俘之中,给他们宣讲大隋多好多好,高句丽多不行,给他们讲真心投靠大隋的待遇等等。
毕竟不可能真的把高句丽的所有人都杀光了去,如同突厥人那样,都要吸收过来。甚至于在大隋已经占领的地方,已经有一些战场上伤残退下来的军卒跟高句丽的女人过起了日子。
他们都是不愿意回去的,在家里讨不到媳妇,过的也不好。这边地多,还发媳妇,直接过日子,很多年轻的军卒都是愿意的。
而且王言还在不断的修路,构筑驿站邮递网络,保证信息、道路的通畅……
渝关,也就是山海关,王言的帅账就在这里。
他没有顶到前边去,是因为要镇守后方,处理政事。同时更重要的一点,也是防备着中原造反。
毫无疑问,他的防备是有作用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