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调整是灵活的,而非一成不变。
高句丽确实不算弱,也做了应对战争的准备,并同时给了王言这个有着天下无敌称号的统帅相当的尊重。
但王言发动攻击太过果断。
调兵遣将了两个月,他们随时绷着弦,应对来自大隋突然的攻击。但两个月以来,王言都没有发动攻击,反而是一直跟他们玩着小团战。
直到了王言又一次回到北平,维持了二十天的快乐摩擦,又一直没什么大动作。所以长久绷着的弦,在犹豫迟疑之下,难免有松懈的时候。
都已经平安的快乐摩擦二十天了,哪怕怀疑不会平安的摩擦第二十一天,但总也是肯定大于怀疑的,这是惯性的力量。
于是第二十一天,高句丽不快乐了……
王言这边亲领的主力战斗,不是天微亮才开始的,而是始于更早之前。
他在昨天入夜以后,就已经派了部队绕到了后边阻拦。他打定主意要将这边的两万高句丽部队,全部打崩了去,造成大部杀伤。
同时也派了多支部队,深入敌后,攻占有利位置,破坏高句丽部队之间的连结,打击后勤,阻挡高句丽的援军。
这并不能体现出王言高超的指挥能力,在中华的战争史上,也算不上什么出奇,不过是一个常规的开局而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