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终于得偿所愿,算是坐稳了位置,自然是迫不及待的按照他自己的心意进行调整。
比如先前王言提出的让大户多出血,国朝多赚钱的加收商税的计划,经历了几个月的商讨,最终拿出了一份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税制,还要分阶梯的算是比较完善的商税方案。
一年收两次,正月十五过后一次,七月份一次,按照账本记录的数字纳税。账本造假,一旦被查实,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这是一个好政策,朝廷收上了钱,就能再通过各种的建设花出去,杨广也适当的听从了王言的建议,愿意宽松劳役,给服役的人宽松的对待,这就大大的缓解了不少的矛盾。
同时要收税,就要有会算数,能看懂账本的人去执行,这又提供了大量的税官岗位。王言提议将这些岗位都给寒门,投靠大户的可以收拾,但是不投靠的,死死的把着收税的权力,却是狠狠割在大户身上的一刀。
表现好的税官,也可以有其他的任用,算是侧面打开了上升通道。同时又拉起了寒门,同豪门大户进行对抗。尽管他们对抗不了大户,但他们本身在官场的存在,就已经是一股很大的力量。
至于多出来的许多税关的岗位的工资福利问题,这对现在的大隋来说就不是问题。不说这些人本来就是为了收税的,税都是新增收入,大隋目前的财政就是极其富裕的。
海贸发展多年,海外运回来的东西市舶司就先要刮一刀狠的。整个大隋够资格的豪门大户全都下了大本钱,这些家族的力量集合,也就是不如整个大隋的举国之力,但是放到中国之外,到哪里都是横扫。
这么多年积累的财富,也是堪称海量了。有这么一份积累在,只要慢慢转化,大隋能做很多事。
比如杨广营建洛阳,差的不是钱,而是粮,此外还有不可量化的民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