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四次行动的时候,专家已然是急的汗流浃背了。
第四次打井,总算是顺着打井的管子翻涌上了泥浆,白店村全体乡亲们欢呼不提,来到这边的专家却是长出了一口气。
要知道,王言可是要写文章的。他要是划了六个点,一个点都没有打出水来,那他就糟糕了。挺大个学者,搞不定村里的一口井,王言写文章发到人民日报上,他怕是要废了。
现在总算是落定了,至少他过来支援,确实在几百年都没有解决吃水、用水问题的白店大队,打出了井,王言写文章必定把他带上去,那就是好事情咧。
念及此,他瞥了一眼在那弄着相机猛猛拍照的王某人,不由得挺胸抬头,大手一挥:“再打十米,看看水量,能不能用来当水井。”
结果当然很好,王言抓着专家的手,一脸的激动:“谢谢您啊,梁专家,您放心,我写文章一定把您的为我们白店大队辛苦筹谋、鞠躬尽瘁的精神写上去,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在我们延大,有您梁专家这样克服困难,学问扎实,能与实践相结合的好专家,好学者。”
“哎,俄就是踏踏实实做学问,不好太夸张咧。”
说着不好太夸张,梁专家咧开的嘴角却是无论如何也压不下去。
就是要太夸张!
王言哈哈笑:“踏踏实实做学问,更应该让人知道嘛。雷锋同志专门做好事,不求名不求利,但我们党让他出名,为什么?要弘扬这种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好事,但让更多的人知道,也不会是坏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