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摇了摇头,拍了拍钟跃民的肩膀:“那就把嘴闭牢,咱们有缘再见。走了,大勇,没几天了,咱们哥俩可得好好把握。”
李奎勇对钟跃民扬了扬头:“跃民,走了啊,等以后咱们回来了再聚。”
郑桐吐槽道:“那说不定多少年以后了。”
李奎勇浑不在意:“总有个盼头不是。”
京城本就很热闹,每天都有许多的事情发生,相对来说,在几天里接连发生的老炮儿断腿事件,也就不值一提了。
除此之外,王言还大闹了一场,从街道闹到了区里,又闹到了市里……
这事儿其实挺让人厌烦的,因为下乡其实没有硬性规则,但可怕的就是没有明确的规则,中学毕业的学生都得去。这也不是报名的,是街道、居委会等等,按片区统计出来的名单,中学毕业的全都在册。
像王言这样的孤儿,还有工作,当然可以照顾。但真要让他去,也没什么毛病。
独生子不用去,多生子女要留人在家里照顾父母老人之类的,是要到七十年代初的时候了。现在的六九年,是更加扩大了下乡规模,以缓解城市中的种种问题。
整体的原则,就是知识青年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那么到了王言这里,旁人针对他的点就在于思想觉悟,他的笔录充分的体现了极高的思想觉悟。那么好,既然觉悟如此高,那就把他的名字加进去,看他去不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