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当场没带钱的,回家去琢磨几天,再跟村里人聊聊天,本来决定不买了的,攀比之心一上来,看着自家的家具也就哪哪都不顺眼了,最终还是要来县里,哪怕是小件,总也要定一个才行。
同时王言也在快速的培养学徒们,哪里有什么休息好讲,早上吃完饭就要工作,晚上天不黑不能结束。
等到临近了开春时候,一小部分学徒已经算是勉强出师了。能够凭着自己一个人,将一堆木头变成不复杂的家具的模样,且尺寸合适,比较牢固。这些人就是有着一定天赋的木匠种子了。
这些人能够独立处理前期的绝大多数问题,王言也就更加的放手,让他们带着其他的学徒工作,给他们编了组,他们都当了组长。
并且给组长提高了公分,表现出了差异,让下边的学徒们有个努力的目标。
也是在这期间,王言的第二份报告被刊登在人民日报上发布了出来。相比起第一份报告,第二份报告造成的影响毫无疑问是更大的。
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能够被人民日报连续刊登,二则是报告中的内容。
照比第一份报告,第二份报告中说的情况,明显是干大发了。毕竟先前还是刚要开始干,并且在附近取得了一些成绩,紧接着就干到了县城,在县城开铺子了,并且木匠队伍也扩大到了几十人。
还说什么县里要找专家来帮忙,在大队打一口水井,又要来专家看看这边能不能种果树,种什么样的果树。
至于王言在信中写的十分美丽、热闹的陕北春节,则是无人欣赏了,人们只关注着王言在插队的地方,带着所在大队的人们想尽办法的搞发展……
“王言在不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