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赵曙受的住,他太受的住了。两年时间,他收拢了权力。真要说起来,他是不比太祖、太宗对于国家的掌控力度差的。当然,那有个前提,就是王言要听他的话。…。。
赵曙并不怀疑王言的衷心,因为有西北之事在前,他是十分相信王言的,并为王言的愚忠窃喜。
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赵祯要压着王言,不让王言上位。若是王言早早的上位,大宋该是何等程度?
不过没关系,他会让王言上位。
治平三年(1068年)春,赵曙决定扫平岭南诸夷,调韩琦南下总领战事,拜欧阳修为相,顺势升王言为参知政事。
王言升官了,成了王·推忠协谋佐运功臣·银青光禄大夫·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柱国·广陵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一千五百户·赐紫金鱼袋·言,他的官职更长了。
看官职就能看出来,他不是多位"参知政事"中的一个,因为他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及"集贤殿大学士"这两个官职,这是宰相的标配。在名义上,他是副的文相。
但实际上,谁都知道,他就是宰相。
王言又一次的在大朝会上表了决心,傲视群臣。
散了大朝,王言又是跟着欧阳修等人一起回到了政事堂。赵曙高坐,欧阳修次之,王言再次。这次就不看年纪,而是看官职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