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上古先民,刀耕火种,而今数千年已过,沧海桑田,耕有犁,收有镰,有水坊磨车,此皆人之力也。如今我大宋商税,所占岁入七成。商事何以兴?便在于百业旺,而百工筑百业。是以百工兴,商事兴,商税多,大宋富。”
“此事所需钱粮甚巨……”富弼开口,语态迟疑。
“下官并非急于求成之人,再者诸科未有成法,谈何教人?必要先有人总结成书,经年积累的钻研,如此才能成事。下官不过先提出来,先找人研究,诸位相公也要通盘考量。今次所来,乃是欲请建设书院三四所,一者文学,二者武学,三者医学,其余百工、农学事,成一所,先行钻研。
再者便是,各县于今年兴建县学三所,每所可容学生千五百人,有食堂、居所,此举乃是……”
王言的要求多么?很多。但是相比之前,却是相差了不少,也更让人接受,但也不好接受。
众人沉思一阵,却是欧阳修开口了。
“子言,千五百人一所有些多了。非是建不起,实是未有如此多的学子。一县人口少则几千,多则数万,实在用不上如此大的书院。”
“老师,若准许女童入学,又当如何?我大宋女子,不弱男儿。而今商事大兴,工坊之中已有许多女子,春耕秋收,更是无分男女。学生以为,当让我大宋女子皆能读书识字,做工之时,总也能做的更好。”
欧阳修不说话了,这事儿干系更大……
“子言所说之事,皆干系重大,容我等商议一番,再行答复,可好?”韩琦开口压了一句。
“自当如此,那下官便先行告退,恭候佳音。”王言对着在场众人点头示意,起身行礼,转身走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