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零六六章 权知延州事 (2 / 8)

作者:楞个哩嗝楞 最后更新:2025/7/27 17:11:37
        这当然是不合规矩的,但是又怎么样呢?巡院上万人在那里,王言起的高调也在那里,就是想追究都不成。再者也没有理由追究。

        田地都是巡院衙门抄来的,截留的田地也是王言在政事堂,在三司,在赵祯那里争取来的。他就只有一句话,他没抄家的时候,怎么没有这么多的地,没人回答。

        至于其他的产业,那就更简单了。真要调查,那就是那些小户的商人从巡院衙门买的。后来他们给巡院衙门送钱,那就是支持巡院衙门的工作,捐赠钱财,用以维护京城治安。

        肯定是没理,但是没理也硬。

        这是在年前的那天,见过了赵祯之后的动作。王言完全停止了株连抓捕抄家的工作,在元节之前的十五天之中,落实了巡院衙门的福利待遇。

        庞籍、梁适罢相,同样也标志着王言巡使任上的彻底终结,标志着这一次官吏、大户灾难的‘皇祐大案’的彻底结束。

        同一天,王言升工部员外郎,封朝请郎,权知延州事,兼领厢军,加龙图阁直学士,特赐紫服。

        工部员外郎是官名,正七品。朝请郎是文散官,正七品上。龙图阁直学士,馆阁职名,从三品,之前的龙图阁待制则是从四品。

        特赐紫服,乃是展示皇帝荣宠。因为馆阁之职,不算在正常官职之内。他的正经官位是正七品的工部员外郎,按制着绿色官服,还不配穿紫服,那是只有三品以上官员才能穿的,他的级别不够。所以才要‘特赐’,展示出赵祯对他这个好臣工的看好。

        权知延州事,兼领厢军兵事,则是他的差遣。延州,差不多就是后来的延安地区,治所也在延安,现在叫肤施。所以为此名,乃是因为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肤施的鲜卑王子被迁到了这里,便就以其人名命地名,这是很常见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