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零六三章 又遭刺杀 (3 / 9)

作者:楞个哩嗝楞 最后更新:2025/7/27 17:11:37
        为什么先前有人拿盛家印子钱的事发难,要罢他的巡使之职最后不了了之?

        赵祯的默默支持肯定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主要在于王言抄家真赚钱,也在于王言开始着手清理‘冗官、冗员",被他抓了官吏,有的岗位补缺,有的可是顺势就废了编制的。没权但是有官的人,王言一样抓了许多。都是各种的荫补,全是权贵大户之家,当然王言只是针对个人,没有扩大打击。

        如此一来一去,既开源又节流。赵祯当然是乐见其成的,他也明白王言是绝对的大宋忠臣,为的都是他赵宋江山。

        但是赵祯的力度是没有那么大的,既与士大夫共天下,皇帝的权力就是被限制了相当一部分,赵祯还远远做不到一言堂。所以赵祯的默许是原因,却也不是主要原因。…。。

        还是上次政事堂问责的时候,王言当堂给那个周孔目来了一下狠的,这才是主要原因。或者说,王言为什么敢对国朝重臣开炮,才是王言大肆抓捕、株连扩大打击范围的原因。

        他敢直接检举周孔目,那就是说明他手里还有别的重臣的证据。真让王言把所有事情都摊开了,那就没有缓和的余地了。

        这可不是什么既然大家都有毛病,那大家就当做没发生,只把王言整死就能结束的。因为王言掌握的证据,是真理,是‘正确",是对官员们立身于世的全盘否定。

        君不见,在王言兼并右院的第二天,周孔目就亲自把儿子五花大绑送去了大理寺,而后向赵祯请罪卸职。赵祯念着感情,给送出去当了知县,而且他以后只会不断的在各地做知县,几十年的努力一朝尽废。身体素质要是不好,基本就死在旅游的路上了。

        王言自己立身是相当正的,真要追究,也就只是套皮经商而已。盛家也比较安稳,若不然之前那一波攻讦,也不会只说个印子钱。

        所以王言哪怕做事稍稍过火,但是他也不怕事后问责。因为他过火了,但是又没太过。

        也就是把大理寺少卿(二把手)以及下边的不少官吏,还有刑部的刑部尚书(一把手),一个侍郎(二、三把手),数位郎中、员外郎,及其他官吏,一次全都抓了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