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零三二章 老包 (8 / 9)

作者:楞个哩嗝楞 最后更新:2025/7/27 17:11:37
        也就是其他大佬都不在京中,若不然王言是必要都走一遍的。

        纵然如此,在欧阳修强大的人脉资源加持下,王言也算是认识了大半个宋庭中枢。有改革派的,也有保守派的。改革派的多是关心他的想法,保守派的就属于是跟他论道,驳斥他的理论观点。

        但是大人物总不好真的跟王言一般见识,不过是随手的破坏道心之举罢了。或者换一种说法,他们是纠正王言走偏的思想,回归到保守派的阵营中来,人家也是好心。

        说到底还是立场问题,这不是讲道理能讲通的。

        他做学说,就是要把认同他道理的人拉到自己这一边,待到成势之时,全方位的开展学术争霸、政治斗争,让不认同的人不得不认同,而不是去说服不认同的人来认同。这其中的先后之分,天差地别。

        除此外,欧阳修的朋友也有一些官不大,但是很有才华的人,就是专门做学问的。比如比较著名的梅尧臣,跟欧阳修的关系非常好,但是科举考不过去,

        王言继续的拜访着欧阳修在京城中的朋友,比如梅尧臣,这也是一个名人,就是科举考不过去,家里又不富裕,走了荫补的路子做了小官。到了皇祐三年,才被仁宗赐了同进士出身,后来也多为欧阳修提携,当然他也是欧阳修文学运动的支持者。现在却是在国子监做事。

        跟他交流就简单的多,主要聊的就是文学上的事。当然也聊新学说,但是他不与王言讨论变法好不好、对不对,他只是单纯的跟王言讨论学说的先进性以及不足之处等等。

        就如此,王言一家一家的拜访,见过了各种人,这才得了清闲,在家里跟范纯仁、冯京一起读书,又托包拯办事儿,行了方便之门,给他们仨弄到了各种馆阁的通行证。

        宋朝有各种馆、阁、殿的各种称号,比如什么大学士、学士、直学士、修撰之类的,这是属于宋朝官、职、差遣的特殊制度,馆阁之类便是职,属于荣誉头衔,大佬标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