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零三七章 状元 (2 / 11)

作者:楞个哩嗝楞 最后更新:2025/7/27 17:11:37
        王言可没什么想法,他刚才已经看过了,再说他也看过电视剧,这老皇帝长什么样他是清楚的。而且他又不是没见过皇帝,皇帝老儿就长他这样……

        赵祯看了一眼下方肃立的王言,随即缓缓开口:「天行有常,地行有纲,国朝……」

        说的都是没什么新意的话,大意是国家运行,要有人才不断的更替,在场的都是人才,要好好考试,以后要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为国为民云云。都是鼓励的说辞,也都是官方的套话,正常走个流程而已。

        皇帝发表完重要讲话,连同大臣们退了场,主考官便在殿中强调了一下考试纪律,而后便放了考试的题目出来,发放了纸张,正式开始了考试。

        一时的,大殿内静了下来。却也不是真的无声息,翻弄纸张、磨墨、挠头、叹气、深呼吸、放屁等等声音,充斥其间。

        诗、赋、论都是现场的题目,不是王言在文抄那种可比。比如诗,并非单纯的咏个雪、山、风、石什么的,而是连诗的题目都带好了。好像理解,深度参悟题目的几个字,以此来做一首对仗合韵,既有意境又明心志的诗出来。…。。

        赋的难度更高,光长度就不一样,但是与诗的要求一样的精炼,课本上有的《阿房宫赋》《赤壁赋》等等名篇就可以了解。而且这是应试的赋,一样的要深度参悟题目,在内容上要把故事讲好,要合当朝政策方针,文辞优美等等等等。

        至于论,所谓‘长篇大论"就很好的说明了难度,大约在一千字左右。对于皇帝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释,并写出一个解决办法。

        题目是很广泛的,外交关系、国家接班人、法律、财政、土地、商贸、军队、战事等等等等,主要看皇帝自己的意思。

        诗、赋两项可能是大臣带拟,论基本上都是的皇帝亲自出题。

        这种时候王言当然不会文抄,也没有他抄的机会。所以从州试开始,直到现在的殿试,可都是他自己答的题。诗赋也是名篇,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