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二八章 前线记者 (2 / 9)

作者:楞个哩嗝楞 最后更新:2025/7/27 17:11:37
        “那得哪辈子的事儿呢,你不愧是大作家,敢想敢说。房子什么的其实都无所谓,到哪都少不了房子住。小萍上大学的事儿才是紧要的,这事儿办下来就安心了。来来来,喝酒喝酒……”

        刘峰不知道,王言真没有骗他。

        现在铜锣鼓巷二进的宅子是三千五,都不用到明年,今年底就能干到四五千,到八十年代初,就能涨到一两万,八十年代中期,那就要十几万了,再往后经济腾飞、房产改革,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就在这么短短的三十年之内。

        在原本的剧情中,刘峰在海南被没收的拉货的车,就是三千块钱,那时候是九十年代……

        这对于王言来说,都是小插曲,他的生活又回归了原本的样子。

        带着司机兼助手,拉着发电机、音箱,乘着卡车,在两个军到处的进行演出,给战士们带去欢乐。同时他也仍旧在进行着‘中国英雄’系列的创作,几乎每天都写一些。不过他终究不能再继续写下去了,因为到现在为止,英雄已经开始生僻起来,这超出了他应该有的知识储备。

        事实上现在他能写那么多的英雄人物,已经很出人意料了,不过尚能接受,再多就不成了。这需要他以后去读史书,不论是过往的历史,还是党史、军史,然后慢慢的再进行产出。

        不过说实在的,他要是研究党史、军史,再写‘中国英雄’便有些差着意思,毕竟那时候他应该做的是‘学者’要做的,比如写一些论文,发表一些理论著作等等,便也就是所谓的专家了。毫无疑问,学者、专家,赚的钱或许不如,但就实际地位而言,是要比文化圈的文人更高一级别的。当然,要是真学者、真专家。

        彼时,王某人也便成了‘社会科学院XX学部院士,XX研究办公室主任,XX大学XX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XX奖获得者……’

        所以王言终究停下了‘中国英雄’系列的写作,最终这个系列写了三百八十余万字,成书19册。

        不过他并没有停止写作,而是新构思了一本,起名为‘青春高原’,顾名思义,就是歌颂西南边疆战士戍边辛苦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