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联系刘备投降事宜之时,曹操曾进兵丹阳北部芜湖等地,这边是刘备的地盘,老曹希望通过外部的军事压力,来逼迫刘备治下豪族的反叛。
但刘备虽然没有王大将军那么强硬的屠戮豪族,一点儿缓和都没有,却是在有意识的压制豪族,任用了更多的寒门。
当然两千年以后的百姓也不应该给自己脸上贴金,说是什么寒门,实在是不够资格。寒门是破落贵族,家族最差也得是个地主。
所以导致了,刘备治下的豪族没能反叛成功。而王言调兵的速度又十分快,没有丝毫的军事空置,并且太史慈等人十分强势,过来就先跟老曹打了一架,将他们打退了五十里,这才转回去平定混乱。
这以后,双方兵马相拒,只有小规模的交锋,再没大规模的战争,都在各自发展着。
总体来讲,曹操方面的发展吸收了王言这边的一些经验,当然不是有样学样,否则他们更应该做的是弄死自己,大好江山拱手相送。他们学的最多的,还是在种地上。
学习王言这边大批农学博士、工学博士研究总结发明的,耕作方法以及耕作工具。甚至还想从王言这里贸易粮种,以提高粮食产量。同样也学着王言一般,组织军队规模化生产。
再有重要的一点,就是组织工匠,研究、生产武备,全力以赴为战争准备。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老曹用他智慧的头脑,强硬的政治手腕,不断的加深对荆、益两州的掌控。
与之相对的,王大将军这边就松弛的很,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发展着。
各地紧锣密鼓的大搞生产建设,种地、修路、水利、架桥,如此等等。文昌阁的各种博士,则是不断的在解决着实际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