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六二章 回归 (5 / 8)

作者:楞个哩嗝楞 最后更新:2025/7/27 17:11:37
        关于二进制、三进制的讨论,一直都是纸面上的,没有实物比较终究差点儿意思。现今有了成品,两相比较了一下,在能耗、计算效率上确比二进制要强,至于对人工智能有没有增益,还未可知。

        因为他们弄出来的计算机,和二进制不是一路。这个成品并不是他以前想的底层‘阴阳无’,以‘易’为基构建而出,也不是他想的另一个包含二进制的。而是一个独立的,全新的,未经雕琢的计算机。系统是新开发出来的,甚至可视化都没有,编程语言也没有定下来,全部都有待完善。

        当然,三进制也不是不用芯片了,毕竟也是集成电路。不过因为性能优势,他们所需的芯片要求确是要比二进制计算机低很多。这么多年过去,东买西买的砸了不少钱,再加上自己研究,是能自己生产芯片的。虽然精度远比不过西方国家,但自己够用,还能进行迭代就足够。

        毕竟他并没有想着卖电脑赚钱,所以即使芯片精度不够,他还可以放大芯片,雕刻更多的电路。反正那玩意儿都是自己设计的,又没有成本那一说,怎么都行。

        一直到了零五年,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发展,科技的进步迭代,第一台真正的成品机才算成功,生产了几百台成品,又弄了配套的服务器,架了一台超算之后,王言自己拿了一号机,剩下的交给了研究人工智能的项目组拉出来一组人重新学习、开发。

        他自己则是在适应了新的计算机,玩儿明白新的编程语言之后,把之前的记忆的那些底层代码,根据其功能、逻辑,重新梳理了一遍,在不断的调整、适应,以及众多研发人员的辅助之下,用了七年的时间重新开发了出来。

        因为没有办法联网抓取网络信息,开启自我学习,以致很多方面的测试不到位。但根据整体的表现来看,上限是要高于二进制的,但还是远远不能突破到强人工智能的层次,还是个弱智。或许是硬件限制,亦或许是软件限制,总之还是任重道远。

        人工智能,顾名思义,像人一样独立思考,总结学习,有抽象思维等等。要想做到这些,类似人类灵魂一样的‘灵’是关键。

        即使王言的技术已经达到了人机交互的毫无违和,跟真人对话一般也无用。因为归根结底,那还是透过大数据积累下的信息检索反馈而来,只是效率快几无延迟而已。

        有了真正成品,接下来的发展虽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甚至都没有石头可摸,但方向也是定了。只追求更高的效率,更高的处理速度,更优的系统而已。而高效率、高处理速度是高精度、高性能的芯片及其他硬件,这方面慢慢研究就好,更多的还是不断迭代系统,寻求突破。

        至于他设想的三进制包含二进制,是在一四年,即研究了二十八年之后才实现。但跟他想的一样,没太大的用处,鸡肋的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