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日常国政决策之权,尽归‘国政院’!国政院由各地推选之贤能(功勋、大儒、工商、地方代表)组成,分设民生、工律、商税、军机等数院,各司其职。重大国策,需多数院决议通过,再报皇帝用印。
皇帝对国政院决议,有审慎之‘最终否决权’,但非独断专行!”
“荒谬!”一位前御史大夫忍不住出声,满脸涨红,
“主上!此乃大逆不道!自古天子受命于天,口含天宪,乾纲独断!岂能与凡俗共议国是?此制置君父于何地?置祖宗法度于何地?!国政院?此乃架空君权,取乱之道!”
此言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守旧老臣的心声。
“取乱之道?”苏渊目光如电,直射那位御史,
“旧制天子乾纲独断,结果如何?赵吉昏聩,宠信宦官,朝政糜烂!赵铮猜忌,诛杀忠良,自毁长城!
此非取乱之道?
国政院集思广益,相互制衡,正是为了防范一人之昏聩,酿成举国之祸!皇帝之位得以稳固,国家机器得以高效运转,此乃长治久安之基!”
他手指指向“尚书台”和“大理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