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幼娘没有进去打扰,只是站在院外的老槐树下静静听着。
这棵槐树是建城时特意保留下来的,如今枝干上虽已无叶,却更显挺拔。树干上系着几条红布条,随风轻轻飘动。
"那是百姓们许的愿,"赵城守解释道,"说是这树有灵性,能保佑孩子们读书上进。"
沈幼娘伸手轻抚粗糙的树皮,忽然听到身后有脚步声。回头一看,是个约莫六十岁的老妇人,手里挎着个篮子。
"夫人..."老妇人颤巍巍地要行礼,被沈幼娘扶住。整个临渊城,要说百姓都认识谁!?
除了沈幼娘,只怕找不到第二个了。因为,六十多万人的灾民,人人都见到过沈幼娘为他们劳心劳力。
如今的沈幼娘,在临渊城的威望,甚至还在那位传说中的苏候爷之上。
至于为什么百姓会知道苏渊,那是因为沈幼娘会经常会百姓中提起,这座新城是苏候爷向圣上求来的。
整座城的建设,也都是按照苏候爷的意思兴建,甚至对百姓的政策,也是这位苏渊苏候爷一手制订!
享受过新城福利的百姓,当然对苏候爷感恩戴德,只是,百姓能够深切感受到为他们劳心劳力的是这位候爷夫人。
所以,他们在心里上,还是更喜欢和爱戴、尊敬。这位候爷夫人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