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前面选择黑暗中等待,最终居然真的满足了条件脱身,固然是对阴谋论的坚持下,换来的丰硕成果。
但那个飘忽不定,逐渐靠近的声音最后还是没有抵达自己面前,付前的理解可不是简单的自己运气好。
虽然是被围猎者,但刚才那个梦境的主体明显还是自己。
而多里安则是利用人偶的特性,把它们安插进了梦境,成为具有特别效果的主体,比如希拉丽雅。
很合理,虽然手段跟自己这个主宰相比稍显生硬,但也算别出心裁了。
但好评归好评,在专业人士面前妄想偷鸡可不是个好习惯。
通过暗示引导,让梦境主体认识到更多错误的“真相”,可以有效帮助增加对他们梦境的掌控力。
这个尝试从噩梦回廊脱身时,在泰勒兄的配合下得出的宝贵经验,让付前意识到阴谋论可能的瞬间,就对那个“它”是不是真的存在产生了怀疑。
由此带来的应对就是,刚才在黑暗里等待的时候,不管氛围渲染得有多好,付前始终只相信眼见为实。
别整那些没用的,有本事你就站到我面前。
可惜的是,那个“它”到底是没能满足一下这份好奇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