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没有想要在北城之中举事。
他的目标,是南城!
他熟悉邺城的布防,熟悉那些底层冀州籍士卒的心理。
他更熟悉的,是旧山东统治阶级的手段……
而这种认知,是他自己作为受害者之后才越发的明显感受到的。
崔琥通过亲身经历,明白了在旧有的大汉山东之中,不管是上层的高官,还是中层的士族子弟,都不喜欢有人谈及大汉旧制度的问题。
一旦有人论及一些大汉制度上的缺陷,亦或是某些官吏的渎职腐败等事项,就会有人站出来将复杂的社会舆论场简化为两个极端,要么是完全支持和鼓励的乐观主义者,要么是阴阳怪气讽刺的悲观主义者,然后将讥讽制度谬误,以及批判官吏腐败的人直接归入悲观主义者的范畴之中,完全片面化的排除和否认中间地带和复合立场。
但是他之前还存留着一线的希望……
所以他说了话。
一个健康的国家,原本就需要多种声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