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原本以为很妥当的计策,在斐潜眼里漏洞百出。
一想到这些,夏侯惇就将腌菜帮子咬得咯吱响。
一杯酒灌下,长出了一口酒气。
斐潜同样知道夏侯惇不会真心投降,但是不管是当悬挂出来的马骨,亦或是用来钓鱼的诱饵,都是不错的。
夏侯惇其实在曹休死后,考虑过很多。
首先就是绝食,自杀,用以明志。
可以用死来保全家族和名誉,一方面是符合当时士大夫的忠烈观念。明确拒绝斐潜的一切劝降,以绝食、自刎或公开自戕表明立场。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临终遗言来强调他对曹操的忠诚,并呼吁斐潜的阵营之中的汉臣反思什么才是忠孝。
这确实是不错的选择,不仅可以避免家族因投降而遭牵连,同时为夏侯氏和曹氏留下忠烈之名,巩固政治联盟的合法性。还可以顺带削弱斐潜的后续手段,比如斐潜就不能假称夏侯惇投降了来打击曹操士气,也可以减少曹操的决策压力等等。
但是问题在于自杀,是属于一次性决策。
而且关键是选择的窗口很短,一旦错过了,再次选择就失去了其意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