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545章只是一次 (2 / 16)

作者:马月猴年 最后更新:2025/7/23 2:08:04
        他在流民潮中第一次触摸到汉室的衰败。

        他看见荆州地方县乡的长官弃城而逃,也看到了沿途的豪强坞堡紧闭的大门。

        他见到有女子为了个炊饼出卖自己,也目睹了两户人家互换孩童。

        他无意去谴责那些为了吃食而出卖自身的百姓男女,只是觉得事情不应该是这样,大汉不应该如此……

        在紧闭的襄阳城门之外,廖化的三观崩塌了,他原本心中的大汉,露出了丑陋的姿态。

        理想第一次被残酷的现实碾压,对于大汉的信仰,被丢弃在了逃亡的道路上。

        而到了关中之后,在青龙寺连续召开大典,求真求正四字,成为了廖化心中新的精神支撑。他的桌案上不再摆着《鲁夏侯说》,而是摊开了的《春秋》。

        太兴元年,天子刘协在太庙大典上闹出的笑话传到了关中,廖化听闻了之后却笑不出来。他见证了大汉山东的腐朽,却并没有因此感到高兴,而是觉得悲哀。那些曾经在东汉里面引领大汉潮流的士族,锐意进取的子弟,现如今变成了一场场的政治表演,就像是太庙里面的傩舞。

        太兴五年,当斐潜在长安发布了新的政令,正式将管理的触角触探到了乡野,以巡检为首的田间地头的三驾马车开始成形。更加严格的上计审核开始展开,在一片士族子弟的哀嚎声中,廖化却感觉是在大汉腐朽的腥臭空气里面,闻到了一些新鲜的芬芳。

        如今,太兴十年了。廖化给斐潜的信报表章里面,已经很久没有写什么忠孝大义了,而是详细列举着兵卒的训练,粮草的消耗,战甲的数量。长期都摆在他的桌案之上的书简,也多了一个讲武堂邸报。

        荆州之战,他成为偏军主将,有些紧张,有些兴奋,但是更多的是谨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