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87章不太一样的选择 (5 / 10)

作者:马月猴年 最后更新:2025/7/23 2:08:04
        骠骑军是在大汉的边疆,在那些被中原鄙视的地区里面成长起来,制定的策略也是偏向于那些之前被压迫的被遗忘的民众,所以就像是赵云在幽州这里救治这些受灾民众一样,很快就会得到支持和响应。

        可是……

        冀州没受灾。

        那些在大汉三四百年,至少在刘秀定都雒阳之后,就开始抱着手冷眼旁观边疆衰败的大小地主阶级,以及享受了士族优待盘踞官僚府衙机构之中的那些人,会愿意接受骠骑的制度?

        刘晔见赵云沉默,也没有等赵云回答的意思,继续说道:自骠骑立于关中,投骠骑之人,多寒门也。郑公北海多辗转,水镜荆州长流离,皆不纳于中原是也。非其不良,乃如灾中之民,得温饱足矣!然冀豫如何?若使之失温饱,则恨也。若欲足之,则幽并怨也。以将军之智,自可分辨。

        刘晔虽然说得不是很明确,也没有提炼出一个准确的表达方式,但是无疑是点出了当下关中和山东最大的一个矛盾,也就是生产体系和生产关系的迥异!

        后世有人表示晋唐之时,才有士族门阀,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如此。任何事物都有衍生发展的阶段,不能单独的截取其中一段,或者一个时间点来代表全部。没错,晋唐时期,士族门阀确实是最强最有代表性,可是追查其根源,却是在大汉年间,尤其是在东汉时期内诞生的……

        东汉时期,土地兼并出现大小地主,同时因为书籍难得,经学基本在门户内流传。或者说是圈子也行,也就是师生关系,或者称之为师门。

        大小地主阶级垄断了生产资料,禁锢了知识的传播,而治国理政,又是需要这两个方面的事物,所以也就等同于垄断了官僚官位。

        在大汉时期,出现全家老小全当官,一个家族霸占一个地区,新生儿出生就算工龄领取福利等等,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随着这些士族乡绅,大小地主逐渐壮大,自然在朝堂上为本阶级代言,争取更多的利益,到了汉灵帝时期,这些人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官有官,要文化有文化,要武力有武力,还要朝廷干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