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军制之中阶级森严的体系,导致下级很难,也不太可能去质疑上级,即便是觉得命令有问题,但是更多的时候依旧是执行。
毕竟山东之地,在很多时候都是在不断的要求,执行,执行,执行。
不能执行的,当场免职。
这种一刀切的现象,深刻影响到了山东之地的每一个角落。
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政策,或是什么指令难以被执行,其实上层朝廷之内的大员都清楚。但是只要一个命令,一句话,就能执行下去,为什么还要费更多的心思,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汗水呢?
当上头一刀切下来,然后要求下头不能跟着切的时候,有用么?
因此当崔钧举着令旗,提出各种明显有些问题的命令的时候,依旧得到了执行。不执行,便是当场获罪,执行了,即便是明知道是错的,但是只要事后说一声简单粗暴,斯米马赛过后下次注意便是完事了。
怎么选,自然谁都清楚。
于是等到夏侯惇逃离的时候,沿途就剩下了空无一人也空无一物的补给营寨。
然后夏侯惇派遣到了涉县报信的兵卒,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阎柔的指路明灯,嗯,或许也是夏侯惇的冥灯……
当阎柔带着人马直冲夏侯惇而来,前方原本应该死命拦截的夏侯惇部曲,却不知道为什么四散而开,竟然没有多少斗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