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53章延承 (5 / 11)

作者:马月猴年 最后更新:2025/7/23 2:08:04
        家里横罢了。

        因为大辫子核心知道,就他们那点辫子人,控制幽州都够呛,别说整个华夏,最后不得不和明朝官僚残余势力媾和,让那些文人往他们脸上凃点粉,并且证明他们从一开始就是想要替代明朝成为正统,而不是像是山贼一样抢了就走……

        明朝之所以后期撑不住,很多人都表示是土地兼并的轮回,但是历史是螺旋上升的模式,每一次螺旋都相似,但是也有不同。明朝的问题归根结底确实是土地的问题,但是又不全是土地问题,其中有一个部分也是不容忽视的,就是商人问题。

        说起明代商人,后世最常见的认识是明朝商人地位低,主要依据来自朱元璋的律令。这位爷对商人的态度可算是皇帝中的奇葩。他曾明文规定,可以无理由的,直接逮捕那些不事生产,专门从事末业的商人……

        但是明朝的商人,真就这么悲惨么?

        并不是,而是从明面上,走向了灰黑色。

        事实上,到了明朝中后期,商人阶层疯狂逆袭。各地着名商帮迅速崛起,商人势力如蝗虫般占领朝野,而朝廷对这些利益紧密勾结在一起的官商毫无办法。

        官商勾结,最直接的路径是官商一体化。在明朝万历年间几乎到了无官不商的地步。东林党主要成员大多为中小商人家庭出身。与此同时,四分之三的进士、举人家族中有从商的背景。党争的背后,是无数大大小小的利益相争,而在这些党争之中,几乎所有官吏都在挖大明的墙角。

        几乎。

        毕竟总有些个别的,但这些个别的官吏,基本上是不得好死。

        明朝后期一个怪现象是明朝不能加征农税以外的税收,否则必然会被东林党坚决反对,而且这样的抵制活动,几乎是百分百成功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