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38章医国奇方留后用 (8 / 12)

作者:马月猴年 最后更新:2025/7/23 2:08:04
        所谓清流,其实最开始的时候,也不能算是多坏,甚至可以说是洗涤人心的仁德之士。

        而东汉,或许就是这清流的源头了。

        东汉末年,太学生郭泰、贾彪和大臣李膺、陈蕃等人联合,批评朝政,暴露宦官集团的罪恶,被称为清流。后来这种自发的就集合起来,汉代有,唐代也有,宋代,明代也有,清朝在末年时期,也出现了类似的政治流派。

        但是,所谓清流也延伸出了三个词,清议,清谈,空谈,后人很多时候将其混淆,但实际上并不相等。

        清议,最早出现在汉末。当时的清流者,通过议论时事,品评人物,对政治施加影响。在当时黑暗的政治现实下,清议具有一定激浊扬清的作用,但也有士族子弟借此沽名钓誉。

        而清谈则是盛行于魏晋时期,是相对于俗事之谈而言的,也被称之为清言。迫于政治环境的高气压和社会氛围的诡谲,当时的士族名流,不谈国事,不言民生,专谈老庄、周易,以虚幻度日。

        而空谈么,则是特指很多东西,都停留在理论、传播在口头,并没有被实践,最终的结果是造成了政治派别之间的口水战,造成了国家的内斗和空耗,结果出现了覆亡败落的恶果……

        汉代的这些清流,大体上还没有到宋明的那么坏,所以斐潜还是想要用一下的。

        至少,在汉代的这些清流,多少还有在就事论事,在谈论批判具体的事情律法,根据某人的言行来品论,而不像是宋末明末的时候,干脆就只是朋党,不谈实际正确与否,也不管实际人品如何,纯粹的站队不同就要一律打倒。

        若说汉代清流还能做些好事,那么等到宋末明末的清流,基本上干的都不是人事了。

        当下斐潜特意在和曹操正面展开冲突之前,请这些所谓清流人士到场,目的自然是指向了这一场战斗的政治正确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