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30章医 (8 / 12)

作者:马月猴年 最后更新:2025/7/23 2:08:04
        解剖啊……华佗皱着眉头,有些忧虑的回头看了看厢房之处。

        华夏在推行忠孝的时候,就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之言,并且认为这是不可违背的天理,然后被许多公知大儒所宣导,成为了一个普世的价值观,在这样的价值观之下,甚至连普通百姓的理发,都必须先过孔子的这道门槛。

        孔老夫子表示人的言行应该以孝道为中心,孝道可以从保护好自己的头发和皮肤开始……

        或许这就是华夏美容行业的开端?

        但其实并不是如此理解。

        孔老夫子的话,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而在春秋战国之时,华夏只有中原一小块,而周边的蛮夷戎胡,因为生活条件不佳,所以很多人是会剃头发的,以免滋生虫虱。同时,春秋战国时期的律法,有一些刑罚是剃发刺面断足等残害肢体的,所以孔老夫子的意思是让普通百姓不要学坏,别犯法,别让自己的身体受到损伤,知道会心疼和悲哀的还有自己的父母,就是孝道的开始。

        因为在华夏古代,普通百姓的文化水平不高,讲解得多一些,便是一大群的百姓不仅听得越来越糊涂,还不满意,所以只能像是风水一样,表示厕所就在这个位置,卧室就在那个位置,问就是风水就这么写的,和什么通风啊细菌啊无关。

        斐潜在青龙寺,虽然进行了一番对于大汉新忠孝理论的解释和阐述,但是想要从青龙寺扩散到民间大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何况在传统观念里面,身死之后尸首不得全的,还要用木头雕刻补上去……

        严格说起来,百医馆并没有解剖战死伤兵的尸体。

        因为完全没有必要。虽然斐潜在长安推行了各项福利政策,安抚民生,鼓励生产,但是并不代表大汉当下的生产生活条件就能够突飞猛进到一个很高的水准,依旧会有不少人在生产生活当中意外死亡,并且还无人收敛。这些没有亲戚帮忙收尸的会被集中起来处理。其中一小部分就会成为百医馆解剖尸体的来源,然后百医馆也会给这些尸首备上一份棺木,总是比破席子一裹扔乱葬岗好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