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96章一家恩怨两人心 (10 / 15)

作者:马月猴年 最后更新:2025/7/23 2:08:04
        法平在一旁看着,似乎略有感悟。

        从事,这朱氏……败落,难道是不怕……降罪于他?法平有些难以理解。

        诸葛亮哈哈一笑,降罪自然会有降罪,可是家业兵卒在手,只是伤了皮毛,不动筋骨,自是无妨……更何况……

        诸葛亮摇了摇头,江东孙仲谋资轻,周公瑾病重,又有南越纷乱……江东大族原本就无心远征,朱君理此番施为,倒也正中江东大族下怀,岂有不休戚相关,守望相助之理?便是多半雷霆声声,落雨徐徐罢了。

        法平恍然。

        任何制度,都是由上层建筑所制定出来的,这一点毫无疑问。由普通百姓自由商议,是永远都商议不出一个有效的制度来的。历史上游牧民族的联盟制度几千年来都发展不出什么高度文明来,就说明自由联盟那一套基本上就是个噱头,真正在联盟的皮下面起作用的还是寡头在统治。

        在朝代之初,或许制度是会偏向于底层,但是随着统治阶级的人数增加,摄取民众利益的持刀者就越来越多,最终必然导致利益分配倾向于统治阶级,而对于底层越发的苛刻。典型就是大明朝,在其初期的时候还有见到一些贴近于百姓的制度,但是越往后发展,明朝便是越发的腐朽,到了明末的时候简直就已经站在了百姓的对立面,即便是没有清军入关,也必然会被下一个王朝所击败。

        所以,江东授兵制属一开始,是为了孙氏自己能够在江东存活下来而存在的制度,支撑授兵制的,便是奉邑制和复客制。前者是招募私兵的财政来源,后者用来保障授兵将领的个人开销。实际上,江东授兵制的实现,倚仗的是军事与经济权利的切割和退让。换言之,授兵将领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军政与财政的独立。显而易见,这对统治者存在严重隐患。

        虽然说这样的制度,让江东在短时间内三代交替没出什么大篓子,但是也导致了江东当下的重大隐患。通过让渡权利,调动了将领的积极性,属于战时政策,具有较强的临时性。因此在政权稳定后,便需要采取反制措施,避免授兵将领军阀化,以及地方藩镇化。

        可是给出去方便,收回来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