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场景,对于之前只能在书中感慨乱世的文人墨客来说,是难以想象和承受的。他们的笔墨,如何能描绘出这样的惨状?他们的诗句,如何能抒发出这样的悲痛?他们的精神,如何能接受这样的冲击?
乱世之中,所有的感慨,都变成了无力的呐喊。
当看着周围的百姓在战火中倒下,听着孩子在饥饿中哭泣,闻着燃烧的血肉散发出的焦糊味,死神在空中狞笑,魔鬼在硝烟里面舞蹈,那些裴喜先前所认为的乱世,就像是孩童认为成人每天都在玩,都不用学习一样的可笑。
而当危险过去之后,这种精神上的冲击并没有随之消散。相反,它如同后遗症一般,深深地烙印在裴喜的灵魂深处。裴喜开始反思,为何会有这样的乱世?为何人性会在战争中变得如此丑陋?为何河东会如此的脆弱不堪?
裴喜慢慢的走着,看着。
闻喜城内城外,遍是尸臭的味道弥漫,现如今却没有半点人手去掩埋这些亡魂。
因为要先顾着吃。
闻喜城中残存的百姓,还有在守城当中侥幸存活的兵卒,如今在城中翻找出了破烂的铜釜瓦罐,正在忙着各自烹煮。似乎只有经过这般狼吞虎咽的吃,才能将自己和城外那些食腐的鸟兽区别开来。
在凶残的饥饿和疲惫面前,人的嗅觉就是个弟弟。
裴喜看到一名守城的兵卒,在拿到了食物之后,才没啃咬几口,便是沉沉睡去,也不管身在何处,也不论是在街道上还是在瓦砾边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