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耳原本也是三无人员,但好歹往中山靖王上碰瓷成功了,而这些到了幽州的曹军兵卒军校,却连碰瓷的机会都没有。他们既不姓刘,更不姓曹。
当然这不是只有曹操才出现的问题,而是很早就有了。
在山东之地,有一点能力的那些兵卒,不管是人面上的能力,还是钱面上的能力,都会在招募投军之后显现了出来,然后自然而然的就会得到一个比较不错的考评,也就自然可以分配到了大城市,繁华之地。
而这些三无人员,要么懂这个事情,但是什么都拿不出来,要么就是完全不懂,只懂得傻乎乎的训练,于是不管成绩好坏,都是被分到了边疆。
成绩不好的,需要去边疆加强锻炼,期待百炼成钢,加功进爵而归的一天!
成绩很好的,那就更是需要去边疆了,大汉边疆急需这样的人才,不去边疆天理难容啊!
至于其他的人为什么可以留在大城市,分在繁华之地,小吏同样也是振振有词,这都要接收单位,人家有接收单位啊,自然可以去,你要是有什么接收单位,拿公函出来啊,你也可以!我们山东之地就讲究一个公平!
于是这些人,就来边疆了。
如果说曹军对于边疆的投入好一些,那也没有什么问题,毕竟当兵吃饭,在哪里不是吃?可问题是……曹军上下,什么兵种待遇最好?有好东西,第一时间是给边疆,还是先给中领军中护军?
雷重坐在草地上,听着周围的几个军校士官窃窃私语。
远处也同样是有气无力的曹军兵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