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如果说崔钧当时还能清晰的判断曹军数量,并且及时的调整策略,一边领亲卫与夏侯惇的曹军正面进行巷战,一边派人去周边联络部队,收拾残军,那么占据人数上的绝对优势的崔钧,在面对夏侯惇的攻击的时候,未必没有胜利的希望。
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上帝视角,也不是人人都可以拥有一个随身小雷达,标注出敌我双方的战力对比。身处于战争迷雾之中的崔钧,根本不清楚在城外曹军究竟有多少人,也不清楚晋阳究竟为什么陷落了,听得城破二字的时候,便是免不了的慌乱起来,又是愤怒的不愿意接受现实,等发现曹军真的入城之后,又本能的想要躲避。
君子那个啥,对吧?
这种逃避的行为,当然是极其可笑的。
如果与船只共存亡,华夏淳朴的百姓对于死在船上,并且与船共沉的船长,还是会多上一份的敬意,少一份的责骂,即便是这船长可能之前做了什么糟糕的决定,导致船只撞上了浮冰,害死了多少人的性命。
死在船上的姓史,跑了的姓唐。
崔钧想过他会逃跑么?
他根本没想过。
至少在城破之前,他没有想过。
如果想了,他就必然有些准备,可他真的一点准备都没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