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02章火与水 (2 / 13)

作者:马月猴年 最后更新:2025/7/23 2:08:04
        看起来最为强硬的作战,其实是一个非常失败的选择。

        同样是在敌对后方,夏侯渊的处境和太史慈当时截然不同。

        袁绍治下之时,冀州地方很多区域依旧是自治的,名义上归属于袁绍,赋税会上缴,地方官吏也可以由袁绍任命,但是实际上管理乡野的依旧是原本的乡绅大姓。这一点在袁绍和公孙瓒相争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袁绍想要迅速的一统北方之后转头南下,但是冀州佬显然不愿意做亏本生意,他们只想要名气地位,要迎天子来获得更多的封赏。

        因此在袁绍当时的地盘上,太史慈出入无间并非是太史慈真的能够一个人单挑整个冀州,而是冀州士族乡绅人人的缩着脑袋,只要太史慈不搞他们,他们甚至愿意偷偷摸摸的给点过路费什么的……

        相反,在河东之处,司马懿就等着那些家伙给夏侯渊过路费了。

        关键是司马懿之前还在北屈皮县杀了和曹军勾结的大户,在人头滚滚之下,还有谁敢给夏侯渊什么好处?

        太史慈在冀州,是地头蛇装聋作哑,甚至还幸灾乐祸的准备看袁绍好戏,然后偷偷摸摸的和太史慈打招呼,而夏侯渊在河东,则是地方大户避如蛇蝎,大喊着你不要过来啊……

        这一切,都来源于治理方式的差异。

        见夏侯渊准备展开攻击,许据便是带着人进入了预设的阵地。

        步卒与工事,就像是骑兵的战马,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任何工事掩护的步卒,是脆弱的,现在有了充足的准备,许据的信心自然也很强。打风陵渡的曹军,并不能算是什么杰出的功勋,司马氏已经有了一个曹氏的头颅,那么为什么他不能有一个夏侯氏的脑袋?

        战争之中,敌人的鲜血就是最大的荣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