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自春秋而生,自战国而长,自大汉而盛……斐潜的目光似乎穿透了历史的迷雾,看到了更多,也想起了更多,如今,是盛极而衰,还是绵延而上?大夫之不善,士取而代之,若是士之不善,又有人可代之?
士剥夺了大夫的长衫,自己穿了上去,然后形成了新一代的士大夫,接下来他们会做什么?是会带领着更多的人穿上长衫,还是哄骗着其他人说,长衫一点都不好穿,一点都不好看,大家还是穿短褂最好,最贴近自然,最回归真我呢?
就像是儒家子弟在一开始的有教无类之后,是会秉承着孔子的精神,将知识扩大出去,传授天下,还是故意将门槛提高,表示知识难,读书很苦,而且即便是读书了也未必有什么用,还不如一开始就老老实实种田就好?蝄
斐潜在后世的时候,经过一次规模非常大的读书无用论浪潮洗礼,而在整个喧嚣而已的纷乱浪潮之中,有多少人是看清楚了自己的方向,有多少人则是随波逐流?又有多少人知道在这样涌动而起的浪潮之下,是人工形成的海浪,还是社会自发的波动?
反正斐潜看到在东汉当下的士,已经开始逐渐的走向了当年春秋之末时的大夫之路。
傲慢。
嘲讽。
欺压。
自大。
然后等到了晋朝之时,由士族而爬上去的皇帝,发出了何不食肉糜的纯真感慨与不解困惑。蝄
战国时期光着脚拿着刀,站在百姓身前,带着百姓劳作和作战的士,会说出这样的话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