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潜说道,如今某迁郭公则,逢元图二人任参律考功,亦意如此。泱泱大汉,当有包容天下之心,山东山西河北河南,均为一体。
才能或有上下,习性或有偏差,皆为大汉之人也。荀攸和庞统皆正容,点头应是。
斐潜说这些,多少有些让人觉得空泛,但是又不得不说。因为郭图和逢纪升任重要职位,这确实是代表了山东一带籍贯的人士进入了斐潜的政治圈子,虽然不算是核心,但是也算是一个新的开始。
当然,若说郑玄那样的名誉闲职就算,或许改成相对实权会更准确一些?
荀氏也同样不能完全算是山东士族,因为荀氏的人,一个是被驱逐的,一个是被卖给斐潜的……在大汉传统观念里面,被驱逐出家族之后的人,就不能被算是这个家族的人了。
若是硬说这也算山东士族,那么也是可以的。至于辛氏,那是在边缘,只是担任了北域都护府,并未进入核心区域。
其余在长安三辅的山东士族,相对位置偏低。随着长安在各个方面上的进步和提升,吸引着更多的人前来长安,新生代在不断进入斐潜的政治群体,不仅仅是有荆襄之人,也同样有其他地方来的人,而在郭图逢纪担任参律院考功司之前,对于山东地区的这些人来说,尤其是冀州豫州,起初在长安并没有太多空间。
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并不代表可以长期这样下去。就像是江东。最开始孙坚对于江东的防范是一种必然,但是随后的孙策和孙权的处理都不是很好。
孙权则是摸到了一些门道,只是可惜真的等到孙权的技术大成之时,他已经硬不起来了。
斐潜意识到,党争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党争是人的相争。是利益,也是情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