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潜让庞统担任斐蓁在谋略上的师父。
自从春秋战国那孙子开始用熊孩子的下鞭腿之后,华夏的战争就充盈着各种陷阱,各种的套路。在战前,战中,以及战后。
今日么,先说孙子……庞统略有些大喘气的说道,用间之法。
斐蓁施礼,请世叔赐教。
战前,一定是需要大量获取对方的信息……庞统伸手示意,也没有客气,直接就进入了正题,说道,知道对方所有的一切消息,不仅仅是包括对手的将领是谁,兵卒多少,训练如何,兵械怎样等等基础的军事消息,还需要知道其民生政务,官吏爱好……知道得越多,就可以制定出更周全的策略,进行更充裕的准备……
斐蓁点头,此便是兵法所云,知己知彼?
不,这只是「知彼」,庞统笑道,要论「知己」,这是另外一部分的事情了……这些以后再说……你可知春秋之时,称专门负责谍报侦察之职为何?
斐蓁摇头。
称之为「候正」……庞统缓缓地说道,候者,意为射猎之观察情形、待机而射,故而候正之职位,所以有两种重要责任,一是伺望,二是待机……只不过知道和做到,依旧不同。战国之时,各国之间,皆立有「候正」,或称「元候」不等,俱为负责侦查、刺探敌军,又有细分其类,号「伏旗」者,专职以虚假情报迷惑敌方,称「耳目」者,则是探听侦测敌军以及己方军中变化,为「羽翼」者,以谣传遮蔽敌之耳目是也,另有「游士」,「方士」,也是各有司职……
六国皆有候正,然不及秦国之利也。庞统转头看向了斐蓁,六国深恨之,若捕得秦谍,皆杀诸绛市。为间谍者,非上智不可任。那么问题就在于此,既为上智,何处不可逍遥?又如何信之,用之,不至背叛?
孙子曰,「亲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斐蓁应答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