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不提张奂比较喜欢山东的文学一套方式,董卓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武夫这方面的差异,就只是在对待凉州事务上,两个人的区别也很大,甚至多次闹得不欢而散。张奂的政治主张,是以怀柔为主,政治协商,但是董卓所奉行的那套策略,就是杀人立威,以杀止杀。
但是张奂也清楚,大汉的局势越来越差,所以在张奂晚年的时候,他也主要以自保为主,不再涉及政坛。这样的自保思想,也就影响了其子。张猛的长兄张芝,基本上都是在敦煌本土活动,甚少去参与中原之事了,为的就是求一个稳字,次子张昶博取些文学方面的名声,而张猛则是带着家中的私兵家丁来保护张氏利益……
只可惜再好的计划,也免不了各种纰漏。
张芝早亡,张昶不得不顶了上来,而张猛所面临的威胁,也比之前更多。之前张猛招待邯郸商,说是同学之情,但是实际上早些年在雒阳太学之中的情谊,根本不值几个钱。
要不是邯郸商身上揣着雍州刺史的金印……
但是现在张猛有些烦了。
邯郸商什么计谋都没有……嗯,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只不过这家伙的计谋都是为他自己所谋取利益,表面上说的似乎是为了张猛,为了张氏,但是实际上……
邯郸商其实也很有政治头脑,他一到了这新雍州之后,就开始拉拢当地大户,头一站当然是选择最为和山东合拍的张奂张氏,毕竟张家的文学素养,即便是在山东也是被人称赞,尤其是张氏三兄弟之中,老大张芝和老二张昶的书法更是出名。
书法这玩意,除了天赋之外,苦练的水磨工夫是少不了的,一般人还真没有多少心思搞这个。
在来新雍州之前,邯郸商也没少做类似于刘表啊,陶谦啊等等的美梦,可是到了地头上才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