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23章遭遇之战和遭遇知战 (9 / 10)

作者:马月猴年 最后更新:2025/8/8 22:15:15
        庞统看着斐蓁的表情,忽然笑道:世子别又想差了!须知法无善恶!所谓恶法,乃不利于此,非不利于彼!商鞅之法利于秦初,而不利于秦末!故而商鞅之法,善乎,恶乎?山东之庄园,利于光武,不利当下!关中之法,利于当下,可利将来乎?

        这……斐蓁愣了半响,这……这……

        庞统语重心长的说道:世子当谨记,绝无万世法……为上之要,便是法当下!知晓当下之弊,法而制之,因时而变,因地而变。循序渐进,法而后法。法于吏先,吏而法之……此乃主公之言,某也不过是知晓些皮毛而已……

        斐蓁就觉得头一圈圈的变大,似乎明白了一些,又像是什么都没能明白。

        庞统呵呵笑了两声,这便是主公天纵之资也……世子若是可得七八分,便是可制天下无虞也……

        斐蓁顿时颇为自豪的挺直了腰,是,谨受教!

        山东和关中,其实自身的问题都非常多,并不是单纯的一个好,或是一个坏,就能总结出来的。单独就其中一个问题的结论就表示可以知晓所有的利弊,就决断出谁好谁坏一言而定论,无疑是一种智商不够,混沌来凑的愚蠢做法。

        后世很多杠精或是女拳什么的,动不动就抓一个点,然后就开始一杆子打翻一群人,谁都知道这样言论肯定是不对的,可偏偏就是有杠精或是女拳这类的人大行其道。无知者无畏,大概可以是这些杠精或是女拳的写照,以点盖面,以偏概全,偏偏还自以为很了不起的混淆是非,批判这个指点那个……

        后来封建王朝也是在这些问题上重复犯错,比如在大明时期,江南一代就认为他们为了大明贡献了非常多,然后抱团以江浙一代的文人为首,和大明朝廷中央抗衡,大肆鼓吹清流,以文笔篡改是非,以点带面以偏概全,对于宦官众之中的恶人不遗余力的批判叱责,但是对于其中有类似于郑和之类的宦官则是视之不见,一句话都不说。

        这些人撕毁焚毁了真实文献,否认全国其他地方给与江南的支持,认为江南不需要其他穷亲戚的帮忙,他们最优秀,可以做得最好,结果发现他们实际上抗打击能力非常差,等到了江南大乱的时候还企图篡改数据,等到最后实在是瞒不下去了才闭上了指点其他穷亲戚的嘴……但也就是闭一小会儿……要相信杠精的本性难改,毕竟杠精永远不会承认错误,也因此练就了绝世的厚脸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