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对于百姓的印象,崔均还是停留在西河太守之时,甚至更早的时间内。
这种对于事态的割裂态度,形而上学的观念和想法,其实并不仅仅存在于崔均一个人身上才有,就像是后世绝大多数人都在义务教育当中学过要以发展的眼光,辩证的哲学思想去看待问题,但是依旧还是有不少人脱口而出就是片面化的,割裂化的言语……
比如抛开事实不谈什么的……
站在上帝的视角,当然看崔均很傻。
可是崔均有上帝视角么?
没有。
就算是后世九年义务教育,都没能教会所有人可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然后现在就因为崔均的个人思想有问题,便骂斐潜就是个废物,这么多年都改变不了旧官僚的认知?
还真以为斐潜可以怀揣一个修改器,动不动就调整一下属下的忠诚度?
更何况崔均当下也并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行为,他既没有要表明反叛,也没有说要投靠曹操,只是内心当中有些小想法,自私自利,动摇犹豫的旧官僚而已,难不成就这样都必须抓起来杀了?
崔均一来和斐潜并没有在鹿山之下建立什么特殊情感,二来他的思想三观都已经早就形成且稳固,他有什么理由会变成一个完全拥护和效忠斐潜的,坚定不移的,彻头彻尾的革命者或是改革派?
斐潜就像是一个足球教练,他能带动的永远是愿意跟着他的运动员,而其他人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