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98章矛盾需要针对 (3 / 10)

作者:马月猴年 最后更新:2025/7/23 2:08:04
        秦灭六国,许多人只是盯着秦始皇,觉得秦始皇很牛逼,十年就干趴下了六国,但是实际上,秦国为了大一统这一最高的目标,实际上走了五百四十九年……

        秦国的祖先,不过是周王的一个马倌。最初的时候,秦王连诸侯都不是。

        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时代里,秦襄公眼见自己奋斗一生,却连贵族的门槛都没有摸到,他迫切的需要提高一下自己的阶层,于是他积极的投身到了周平王宜臼收复镐京的战事之中,并由此起,秦国开始了长达549年,统一华夏的历程。

        秦国统一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崤之战的时候,便是差一点打断了秦国的脊梁。幸好楚庄王及时跳出来,大开嘲讽,吸引了晋国的注意力,才让秦国能缓了一口气,重新恢复血量……

        后来自然是经典的远交近攻策略,这种几乎是摆在台面上的阳谋,却让六国根本无法对抗。六国虽然多次合纵,其实都是勾心斗角,尤其只有三晋才真心合纵,别国往往是害怕了才参与,否则就是你死你的,和我无关。等到发现自己也是老虎嘴里的肉的时候,合纵都不可能了,只能等死了。

        所以,如果斐潜要在西域,一个个的国度打过去,即便是每一个城池都可以像是扜泥城一样这么顺利,但是在行军路途上的损耗呢?当地需要派驻的兵卒呢?

        没有秦国的奋六世余烈,就想着靠秦始皇一个人就可以F2A平推,想peach吃呢?

        斐潜对于太史慈的警告,也就是这个意思。

        初期以稳为主。

        毕竟在初期的时候,太史慈不可能有足够的兵力和人手,斐潜也不可能给与太史慈太多的支持。毕竟斐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不可能在西域倾注全部的力量,所以如果太史慈再一次的遭遇了殽之战,就会极大的拖延西域发展的步伐。

        等到太史慈在西域站稳了,通过侵袭近处的西域邦国,储备了足够的力量的时候,也就自然可以像是秦国最后十年那样,一路平推过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