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63章道口相挥手,出没风波里 (8 / 11)

作者:马月猴年 最后更新:2025/7/23 2:08:04
        杜畿说给王豹的燕齐之语,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他自己内心的一种思绪展现。

        战国纷争当中,燕国太子丹做出了最后的努力,齐国也曾经是一度登上称霸的宝座,但是随着历史的奔流,他们都失败了,而这些燕国和齐国的王孙,最后流落到了东莱,成为了东莱王氏的一个起源。

        齐国就不说了,即便是边缘国度燕国,在对抗北面的游牧民族的时候,也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的,可是不管是齐国当年的风光,还是燕国一时的豪杰,都最终抵抗不了滔滔的大势……

        而现在,杜畿觉得,大势在西,而不在东。

        兵法之中,居高临下这四个字,并不仅仅简单的说是阵列的摆布,也同样是地理上面的优势。关中地区在地理上,就对于河洛地带,以及延伸出去的山东地域,有先天上的地形压制。这一点就像是在封建王朝之中,北方地域对于南方地区的压制力一样。

        这种压制是多方面的,重要的有两点,一是粮草,二是气候。

        西北地域苦寒,东南方向温暖,这先天上的不公平,造就了两个地区不同的性格类型,以及相对来说不同的饮食习惯,更重要的是当苦寒之地的人到了鱼米之乡的南方,在粮食上就根本不用太考虑吃些什么的问题,这一点在游牧民族南侵的时候表现得特别明显。北地草木枯黄,连根都刨出来啃的时候,南方还能处处鲜嫩的野草肆意生长,对于以蓄力为主的封建年代的部队,简直就天然的福音。

        而且古代没有棉衣。

        即便是有棉衣,又有几个诸侯能提供完善的装备?习惯了南方的温暖气候的人到了北地,别说打仗了,先损失了一半以上的战斗力,而北方打到南方,大不了光着膀子打就是了。

        之所以说是大多数,是因为历史总喜欢偶尔搞些小花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