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66章大家一起抄作业 (8 / 12)

作者:马月猴年 最后更新:2025/7/23 2:08:04
        只会内战的军人,就算是有再多的丰功伟绩,也是被人不屑。军人的价值,永远是抵御外敌是第一位的。斐潜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名号,和斐潜之前抵御鲜卑,驱逐乌桓,控制漠北,再开西域等战绩是分不开的。

        山东之人可以嘲讽斐潜的文学,诋毁斐潜的经济,谩骂斐潜的制度,但是说起这些对外战事来,就闭上了嘴,转头而言其他。

        郭嘉原本的计划,就是在斐潜西征的这一段时间空白期里面,尽快的获取一些对外的实际性的战绩,而不是之前那种吹嘘起来的成果。而在周边的环境里面,有也仅有乌桓是当下曹操能够接触到,并且能打得过,可以有收获的外族了。

        郭嘉的布置没有错。

        曹操在历史上进攻乌桓,不仅仅是因为袁绍的儿子,残余袁氏的势力在乌桓,也同样有政治层面上的考量。打乌桓不仅是自身利益的需求,更是确定了曹操接替袁绍统治的基础。

        因为在历史上,随着大汉衰弱,不仅是乌桓,鲜卑和南匈奴都是对于大汉虎视眈眈,甚至已经展开了对于大汉边境的掠夺。当然这些掠夺的背景是不是有小冰河时期的加成,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无疑是加重了汉民族的痛苦,也给不少人带来了最为直接的伤害。

        所有的战争,其实都是政治的延续。

        就像是汉帝历史上从长安脱离,为了自己的安全,雇佣了南匈奴人进行保护,而到了雒阳地头上时候竟然没有任何的诸侯愿意为这一次的雇佣买单!无奈之下,汉帝只能是默许了南匈奴人在眼皮子之下进行劫掠,作为报酬。

        是周边诸侯都没钱么?或许,但是更多的是诸侯之间形成的默契,要让刘协知道皇权没什么卵用了,已经没有价值了,同时打击在刘协身边的保皇派……随后曹操就驱逐了南匈奴,然后恰到好处的救驾。

        曹操在历史上进攻乌桓,一方面是剿灭亲袁的乌桓势力,另外一方面则是展示政治的正确性。随着袁绍儿子授首,冀州派便是低眉顺眼的趴在了曹操两腿之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