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孝经》在一开是就被称之为经,是因为其中蕴含的道理,是符合几千年来人类发展的道德需求,是人类自身的种族延续性的一种文字体现。
对于老幼的照顾,帮扶,是人类文明本身的一种美好体现。
斐潜在青龙寺大论之中所针对的,摒弃的,是那种借着忠孝的名头,给自己谋私利的哪一类,是为了举孝廉而举孝廉的人,是为了搏名望,可以生生的将父母尸首熬成白骨化依旧不下葬的那些家伙,并不是为了驳斥《孝经》本身,也不是为了将所谓忠孝的品德踩在地下,然后举起不忠不孝的旗帜引为自我的突破和个性的展现。
更不用说在及其重视孝的山东之内了……
孔融这番言论,几乎就是动摇了山东士族的根本!
一时间,驳斥和责骂的声浪滚滚而来,铺天盖地一般。
而在这些汹涌的声浪低下,才似乎有一些细碎的声音,孔文举……他是身在大牢之中啊,见着自家孩子死了……或许才说出如此话来……
孔文举或许是有些失心疯了……这白发人送黑发人……唉……
但这些细碎的声音,却被那些汹涌的声浪盖了过去,然后便是沉默了下来,螺旋一般的沉下去,沉下去,直至深渊。
有时候未必声音大的,就是正确的。
就像是后世某些砖家鼓吹什么致死率不高,举起硕大的牌子,表示数值才多少多少,一脸轻描澹写,嘴角还带着你们这群屁民小题大做的嘲讽。可是对于那些承受不幸的家庭来说,那个在某些人嘴边似乎微小的,无伤大雅的数值,就是整个家庭的灭顶之灾,一辈子的伤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