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不能说是捐的,而是要说是自荐。
栗成为了向大汉效力,是为了向丞相效忠,为了冀州的父老乡亲平民百姓尽心尽力,为了清河县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特意向清河县令进行了有效的沟通,获得了清河县令的赞许,得到了一个职位。
每年的秋冬,总是会有一些不能完成上计的指标,也就是绩效考核不通过,然后又同时没有得到上级的欢心,没有特别的照顾的官吏。
正常来说,在山东之内如果不懂得讨好上级,没得到上级欢心的官吏,是很艰难的,这个艰难不仅仅是在做事情上的难处,也体现在做完了事情,做好了之后并不能得到正面的反馈上。
农业收成达标了,上级看了一眼,小吏啊,你怎么回事啊,水利搞得这么差?
当然如果是水利修葺达标了,上级就会瞄向其他的地方,反正总能找出些问题来。
相反,如果说能讨得上级的欢心,那么情况就会反过来,啊,这个小吏啊,农桑虽然有些瑕疵,但是水利项目做得不错么!年轻人,总是要给点机会,要给点舞台么……要是什么都做不好,多少还是有一个尽心尽责,态度端正作为保底项目。
那怎么才能和这样的上司,做好有效的沟通呢?
那当然是要花钱……呃,花心思去沟通的。
栗成也是如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