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如此,然律不可尽免。所谓掘冢铸币,任侠并兼,借交报仇,篡逐幽隐,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鹫者,当严惩不怠!
……
讨论相当的激烈。
东汉人崇尚道德,社会上盛行谦让之风。
嗯,至少是表面上的。
在东汉初期,在生活中上上下下身体力行,谦让之态蔚然成风。并且这种谦让的范围是十分广泛,凡对他人的忍让、恭顺和对名利的推让都可以被称为谦让。
此类事迹在《后汉书》中十分常见,但是随之而来的,便是沽名钓誉。就像是后世有人排队,相互谦让,然后发现有人不排队,结果还占据了好位置,这尼玛还让个屁?
因此对于插队者的惩罚的力度和速度,也就决定了是否能够保持秩序的稳定。
一方面要认识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另外一方面也要建立一套对于利的标准,否则定然会有人不避刀锯之诛,疯狂的追逐利益。
这就是斐潜给这些学者大小儒者规划出来的一个框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