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95章大汉风 (5 / 11)

作者:马月猴年 最后更新:2025/7/23 2:08:04
        斐潜一边听,一边让王昶和诸葛瑾在一旁记录。

        整个执政的风气,是从上至下的。

        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下面的风都是散乱的,若是要以下面的为准,那么上面的自然就是昏头昏脑,毫无头绪。

        所以只有在政治层面上的风气统一了,才会对于整个大汉社会层面造成影响。

        就像是西汉初期,因为上层政治层面的原因,导致很多时候为了解决问题,就是急躁的推出各种法律法规,而这些法律法规又因为相互之间没有很好的系统化,最终导致相互违背,甚至冲突。

        西汉当中就有记载说当时的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说明大汉当时即便是专门的法律工作者,也无法适应这种混乱且无序的律法,更谈不上利用律法来有效的解决纠纷,调理社会冲突了。

        以至变成了,人轻犯法,吏易杀人!

        动不动就出台一个什么新法规,根本不讲究什么相互关联,也不管什么后续影响,顾头不顾腚的法律法规,使得在汉武帝之时酷吏横行。这些酷吏或许有个别人是忠心为国,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借着鸡毛当令箭,以各种拗口混乱的法律法规谋取个人私欲,刚暴强人,害人不浅。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吃过了苦头的大汉上层建筑开始转变了风向,开始求谨求厚。

        东汉光武帝中兴之时,光武帝自己就非常严谨,持重避轻,不浮夸不奢靡,身衣大练,色无重彩,耳不听郑卫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有这样一个皇帝在前,大臣们自然也必须保持一致。

        嗯,至少在开会的时候保持一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