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诸葛亮沉吟起来,许久无言。
这是诸葛亮的心魔。
其实你我都很清楚,当年徐州惨事的罪魁祸首,是曹孟德,但是又不是曹孟德,徐庶缓缓的说道,若是将来,主公取了山东,你又准备如何应对?
听徐庶如此说,诸葛亮一愣,下意识的说道:只要证据确凿,禀呈于朝廷,又如何不能还琅琊,徐州一个公……
然而,话到一半,诸葛的话便是突然停顿下来,脸上也闪过了些许的苦涩与自嘲。
徐庶拍了拍诸葛,无妨,某当年也是如此想的……当年小吏辱我之时,我也想过不止一次要将当时的小吏如何如何……
诸葛亮叹息一声,亦是明白了方才言论的幼稚之处,苦笑道:让元直见笑了。
虽然说是脱口而出,未能有深思,但是确实有些幼稚了。
公道在人心。
这个人,指代着是那一部分的人?
在这个世上,有许多规矩,许多法则,看似公平,但实际上,在不同的阶级,规矩是不一样的。底层是底层的规矩,往上每到一个阶级,便是一个阶级的规则,有可能在下一级当中可以通用的,到了上一级之中,却是完全行不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