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民间的诉讼,大理寺可以不管的,但是司马懿揽下了事情,并且是切实的去寻求解决的方式,但是在整个的过程当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既然有问题,那么斐潜自然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流程的问题。
斐潜召集了将军府的官吏,进行了一次扩大的会议。
像这种扩大的会议,斐潜一般都不做商议,只是告知。人越多,便是越难商议,毕竟众口难调。
斐潜根据此次的难民告状之事,表示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各机构的协调。
就拿这一次的大理寺接到了诉状,但是调查的力量大理寺是欠缺的,需要有闻司支持,调查出来了有什么嫌犯,需要缉拿,可能又需要巡检处,亦或是军中支援。
针对这种情况,斐潜下令组建将军府协调处,调蒲子县令王凌至长安作为文秘,负责尚书台,参律院,大理寺,百医馆,直尹监等偏向于文档方面的快速协调,另以黄旭为武秘,负责对于有闻司,巡检处,百人以下的军事调动的快速协调。文武之下各有负责协调的左吏使员不等。
协调处的整体人数限制在二十人左右,以此来解决各家机构一方面需要其他机构的协助,另外一方面又觉得事情可能不是很大,不好麻烦斐潜出面的问题。这个情况在此次事件表现得很明显。如果说有闻司和巡检处早一点介入,关于市坊之内的传闻就不会发酵得如此厉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