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领导谁,谁为主事?
虽然说这个问题太普通了,不管是在汉代,还是在后世任何的封建王朝之中,在县城,在州郡,在朝堂上下的各个角落里面,都有人相互争夺着,暗中掰手腕的,明着下绊子的,甚至扯破脸相互扭打来分出胜负的,不胜枚举。
所以崔钧一开始听闻太原走私之事,知晓王英要来彻查的时候,崔钧就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有风险,有良机。
风险,当然是要控制风险的范围,良机,当然就是要利用良机扩展权柄。
太原并非是崔钧一个人的太原,借王英彻查走私之事,打压一些平日里面不听话,或是不怎么听话的,另外保护下投靠自己,听自己吩咐做事的官吏和乡绅,。
要做到这些,自然需要话语的主导权。
崔钧所做的动作,也是为了占据更多的信息,获得更大的说话权利。
就拿张生被刺的事情来说,崔钧有意搞得满城风雨,就是为了营造紧张感。
一方面是给他低下的那些官吏施压,一方面也是对王英施压。
这么大的事情,怕不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