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26章做官,究竟是什么官 (8 / 10)

作者:马月猴年 最后更新:2025/8/8 22:15:15
        这一时期官僚政治的各个要素都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并且深刻的影响到了后续的王朝。

        庞大的官僚体系被建立起来,虽然这个庞大和后世比较起来就不算啥了。原本贵族体系飞快崩落,新的地主阶级成为了主角。

        这是创新,前所未有的创新。

        地主阶级在后世观念当中,无疑是落后的,专制的,封建的,愚昧的等等代名词,可是在大汉初期和中期,地主阶级却是新兴力量的代表,支撑起了大汉的强盛,以及对于四周疆域的征伐,和匈奴的对抗。

        再往后,唐宋时期,是官僚制度的成熟时期。

        斐潜所想的,就是在如今当下的官僚体系当中,加入一些更新的东西,就像是树枝上的一个树杈,说不得经过百年的培育之后,会开出别样的花来。

        斐潜觉得,唐宋的官僚制度,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君权和相权之间的关系,导致所有的内斗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两个权柄展开,所以一方面需要在决策机制方面形成制度化,对决策群体的扩大化。由独相到群相,由群相到内阁,走一条和君主立宪有些相似,但是又不相同的道路。

        同时,监察机构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监察系统之中的人员,官吏,架构,以及对于官吏的日常监察,季度审核,年度评级,都是需要进一步的完善。郑玄所担任的谏议大夫,现在依旧还有些摸不清楚方向,所谓谏议不仅仅是要盯着斐潜,同样也需要盯着斐潜之下的那些中下层官吏,这才算是真正的谏议的作用,而不是为了所谓的清名,故意作秀。

        当然,如何保持谏官机构当中的独立性,不被其他势力所渗透,这是在后世当中都会头疼的问题。

        这一点,斐潜也暂时没有想到什么好的办法,只能是先提点一下,然后标注让人注意,并且留下一些替换,审核,自我意识提升,加强日常思想建设等的方法,再后续观察到底那些有用,那些没有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