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26章风力水力畜力 (8 / 12)

作者:马月猴年 最后更新:2025/7/23 2:08:04
        秦汉以后,成形的手摇缫车才出现。

        这是一套在后世看来非常简陋的器械,甚至可以说很不方便的模式,可是即便是如此,也在大汉当下算是最为先进的生产工具。由灶、釜、軖、眼、勾等部件组成的简单解构,使得丝线的产出在不断的重复当中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可以得到相对来说比较优良的丝线,进入下一个生产环节。

        或许是某些地区条件落后,或许是官府对于手工行业的漫不经心,在秦汉之间发明出来的手摇缫车,甚至一直到了明代的时候,还有部分地方在使用,让人一方面佩服其生命力,另外一方面也确实让人感慨华夏的科技进展,是在是令人无语。

        这个手摇缫车,虽然简单,但是无法单人使用。简单来说,就是大部分人是无法一手画方一手画圆的,并且一直重复不出错。

        一般来说需要两个人才能保证一辆手摇缫车可以的有序生产,否则除非像是老顽童或是小龙女那样的,才可以一手做出抽丝的动作,一手画圈做出缠绕的动作……

        斐潜看着手摇缫车的模型,左右翻转着,然后微微叹了口气,说道:此等便是当下之弊也。一人之力,终究有限。即便是终其一生,自采而集,自丝而线,自经而成,环节皆为纯熟无比,又可得几匹?新工学院,这「新」之一字,便当从此而生。

        黄承彦点头。

        或许在众多的老一辈的学者当中,只有黄承彦比较能够明白斐潜一些举措的含义。一个国家的强大是多方面的,既要有经书方面的东西,也要有兵甲武器,甚至是铁钉丝线。

        当下斐潜的属地,尤其是关中三辅的经济强盛,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产品比其他的地区要多,而这个多的基础,就是斐潜采用了大量机器,并且不断的要求工匠去改进,创新,使用,使得在同样的人力,甚至是更少的人力的条件下,产出了更多的物品。

        曹操,荀彧,还有一些山东之人绞尽脑汁也难以明白为什么斐潜能有那么多的钱财,然后他们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一块地,怎么就有这么大的差别。其实很简单,在后世,这有一个专有的名词,剪刀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